城市公交事故的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5-04-25
包括营运车辆在停车场车位的驶入或驶出,车辆在道路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故。诱发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
(1)营运车辆驾驶作业风险分析,包括对发车前、行车中、收车后三个阶段的主要危险源分析。
作业步骤 | 主要危险源 |
发车前 | 驾驶员情绪不稳定 |
驾驶员疲劳 |
药物不良反应、疾病等引起的生理异常 |
隔夜酒或酒后上岗 |
未接受出车前安全叮嘱、安全检查等工作 |
行车中 | 盲目自信、行车注意力不集中、麻痹大意、心存侥幸、逞强、急躁、逆反等异常心理 |
突发性身体不适、疾病(心脏病、脑溢血等) |
超速驾驶 |
疲劳驾驶 |
超员、超载、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强会、逆行、开车使用手机等违法驾驶行为 |
开车抽烟、闲谈、饮食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
在转弯、掉头、超车、会车、倒车、变更车道以及湿滑路面行驶时操作不当或错误 |
乘客携带危险品上车 |
收车后 | 未做到收车后车窗、手刹等检查 |
车辆无序停放 |
(2)营运车辆技术状况风险分析,包括对电机、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轮辋及螺栓、螺母、轮胎等设施设备危险源分析。
项目 | 主要危险源 |
电 机 | 低、中、高运转不平稳、异响 |
制动系统 | 制动管路不稳固,转向时,金属管路及软管与车身或底盘有运动干涉 |
踏下制动踏板,制动泵及气路无漏气现象;缓速器连接不牢固 |
气压制动车辆,低气压报警失效,断气刹装置失效 |
制动踏板有破裂、损坏及防滑面磨光现象 |
驻车制动装置失效,操纵灵活失效 |
转向系统
| 转向机构各部件连接、固定、锁止、限位正常松旷、卡阻和运动干涉 |
转向节、臂、横直拉杆、转向器摇臂、球销总成变形、拼焊及可视裂纹;转向机壳裂损、漏油现象 |
启动发动机、左右转动转向盘,转向助力装置工作不正常 |
传动系统 | 万向节、中间轴承无松旷和可视的裂损;变速器滴漏油现象 |
轮辋及螺栓、螺母 | 各车轮的轮辋裂纹、车轮及半轴螺栓、螺母磨损失效 |
轮胎 | 1、胎冠花纹深度:前轮不小于3.8mm,后轮不小于2.5mm;2、轮胎的胎面和胎壁上不得有长度超过25mm或深度足以暴露出轮胎帘布层的破裂和割伤;同轴轮胎的规格和花纹相同;轮胎充气气压符合规定值 |
(3)恶劣天气风险分析,包括不同种类恶劣天气的主要危险源分析。
项目 | 主要危险源 |
恶劣天气 | 冰雪、湿滑路面 |
暴风雨、大雾、雪天、沙尘暴等极端天气 |
高温天气 |
(4)道路路况风险分析,包括对常见特殊路况的主要危险源分析。
项目 | 主要危险源 |
特殊路况
| 连续上下坡路段 |
窄路、急弯、临水、临崖路段 |
隧道、涵洞 |
集市、学校、城乡结合部 |
交叉路口 |
施工道路、道路中断或变窄 |
人员密集办公场所、停车场是防火防爆防范区域,因违反公司及各单位消防管理制度规定,吸烟、随意扔烟头、冬季取暖、车辆检修措施不当或电气设备老化、漏电、短路、电器设备操作不当等都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乘客或其他人员私自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在站内燃烧或爆炸起火以及人为故意破坏公共安全等蓄意伤害公民和恣意毁坏财产的严重违法行为。 恐怖活动主要包括暴力事件、纵火事件、治安事件以及其他被定性为恐怖活动的事件。其中暴力事件是指以攻击公交车辆驾乘人员为目的的伤害事件;纵火事件是指在公交设施及运营中突遭人为纵火,可能造成设施破坏或人员伤亡的事件;治安事件是指对公交车内人员进行限制人身自由和实施人身伤害等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2)办公人员吸烟随手丢烟头,未熄灭,引燃办公易燃物品。 (3)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雷雨天气造成电线起火,夏季炎热天气引发易燃易爆物品起火等。 漏电、短路、漏油等容易造成车辆自燃起火。夏季时,如停车位置不当,将车辆停放在太阳下曝晒,遇到电火花,也会引发自燃烧车事故。如驾驶员将一次性打火机、香水放置在仪表台等位置,爆炸风险也较高。 建立起较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按照法律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车辆定期年检和维护保养,确保灯光、刹车等部件完好,防止车辆带病出行; (3)每天开展车辆自查自检,比如轮胎、雨刷等装置或部位; (5)根据不同安全风险,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与应急物资; (6)定期检查车辆电气线路,防止电气线路绝缘失效引发触电、火灾等事故; (2)根据不同安全风险,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与应急物资; (3)建立健全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并严格执行。 (1)定期开展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禁止驾驶员强超、酒后开车等; (2)驾驶员持证(驾驶证和从业上岗证)上岗,定期体检; (3)车辆定期年检和维护保养,确保灯光、刹车等部件完好,防止车辆带病出行; (4)出车前,对车辆状况进行安全检查,不出故障车; (6)运输车辆在规定线路行驶;按照道路规定的时速行驶,严禁超速行驶。 (1)加强车辆管理,做好车辆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保养工作,杜绝车辆带病出行; (2)加强车辆安全设施检查,确保车辆的各项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设施可靠、齐全、有效; (3)购买车辆安全性能良好,合格证等各类手续证件齐全; (4)车辆在主管部门登记注册并定期检测、维护保养,确保车辆本质安全; (1)办公区、停车场区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2)营运车辆随车配备消防、通讯、照明等应急器材和设施,车身安装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完善各种事故类型应急预案,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紧急疏散方案,强化营运车辆、停车场、办公区域等作业场所安全紧急疏散应急演练。
本文转自公共交通资讯
说明:本网站发布内容和图片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