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交企业实施全员绩效考核办法的研究 为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交企业应建立健全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将发展目标和年度生产经营任务层层分解,形成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的工作机制,建立不同、不同岗位的全员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一、建立全员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全员绩效考核是指以集团公司发展目标为导向,通过对目标的分解,使所属分(子)公司、保障单位、三产单位的管理者和员工在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以及努力方向上达成共识,并根据一定的考核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查和评价,激励部门与员工持续改进工作绩效,终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全员绩效考核为企业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薪酬分配、教育培训、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提供依据;激励与约束全员不断改进绩效,提升企业整体效能,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二、全员绩效考核原则 (一)目标导向原则:绩效目标的制订是围绕集团公司发展目标和部门承担的关键职责确定,通过绩效目标的完成保证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全员绩效考核分类 绩效考核分为经营班子考核、部门绩效考核和员工绩效考核。 四、全员绩效考核指标 (一)工作业绩指标。以实现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要求为考核内容,具体为完成工作目标的程度,包括完成工作目标的数量、质量、效率以及对企业、部门、班组目标的贡献程度等。其权重一般不低于75%。 五、补充说明 (一)工作业绩由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职责确定。主要包括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职能性指标、临时性重要任务等构成。 1.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是指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年度经营目标)结合部门职能或岗位职责进行因果关系分解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 2.职能性指标,是指根据工作任务,按照职能或职责而建立的规范性量化评价指标; 3.临时性重要任务,是指由直接上级临时交办的、与职能或职责相关的重要工作。 (二)对不同职务级别和不同岗位序列的员工,除了主要考核工作业绩外,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考核内容应各有侧重: 1.对部门负责人,应侧重组织领导能力、计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品质的考核; 2.对一般管理和技术人员,应侧重能力、执行能力、主动性、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的考核; 3.对车间主任、班组长,应侧重领导能力、岗位技能、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的考核; 4.对生产一线辅助岗位人员,即后勤服务人员以及生产作业车间、班组中从事生产或服务的人员,应侧重技能水平、安全意识、责任感、服务意识、纪律性的考核。 六、考核结果应用 绩效考核结果是薪酬分配、劳动合同管理、人员配置、岗位调整、评优评先、晋级(晋升)、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本文转自公共交通资讯
说明:本网站发布内容和图片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删除。
上一条 : 简析公交线网优化中的几个关键概念和指标
下一条 : 公交企业的内控管理与风险防控措施研究